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我找到了我高中班级的微信群。头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,梦到了高中毕业的情形。早上起来赶紧找一个同学,求被拖进同学群。这些年,我因为人始终在外地,所以这么多年从未参加过同学聚会。只是12年回国的时候见了两个同学,其中一个就是这次拖我进群的。和同学聊完,以前高中的种种一下子全浮上脑海。
图片来自滕州一中官方网站
我的母校,滕州一中,在鲁西南地区是首屈一指的高中,省重点中学。我上学那会儿,谁家孩子只要能考上一中,就等于是一脚迈进了大学的门。滕州一中常年都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升学率。每年都会有学生被北大、清华这种顶尖学校录取。我在读那会儿,滕州是150万人口,一中高一是13个班,每个班六十多个人。我在读期间,一中开始修新校区。但我们那一级都还是在老校区的。
名校自有名校的不同。滕州一中最初是设立于1913年的新民学校,所以说起来也是有百年历史了。招生方面,中考的时候一中是提前招生。一般中考是七月份进行,但是一中在五月份举行入学考试,而且在中考之前,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中的考试结果。一中考不上还有机会考中专的。
入学以后我当年觉得最惊奇的是,一中的学生交作业居然不交本子,而是只交几页纸。全班六十多个学生,作业交上来,才相当于一个本子那么厚,老师卷一卷就拿走了。等到一个单元学完,学生就会把这个单元的这些单页的作业纸订在一起,形成一个本子;期中、期末的时候也是一样。这样学生就学的很系统。
每年一次的执勤,也是每个班切切盼望的事情,每个周学校里会有一个班级执勤。男生一般就是带上红袖章,到学校大门口、自行车棚、学校食堂去维持次序;女生则帮忙办学校里的黑板报、还有机会尝试缝纫等有趣的东西。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,这些雷打不动的事情,也是由负责执勤的班级负责的。
头一阵和一个尼日利亚同事(30岁左右)聊天,她说她在尼日利亚读大学时一个大学只有约20台电脑。到了英国以后,她才发现她的同学都知道并用过Matlab,只有她不知道。我告诉她,我上高中时,滕州一中就有约20台台式电脑,上个世纪九十年代,我们在高中就学了基本的BASIC语言。她很是惊奇,不能相信。
其他我还能记起的事情有:
学校正门对过的小炒是高三学生经常光顾的地方;
女生宿舍熄灯后有人爬起来去楼道里偷着读金庸的小说;
高一结束时全班一起骑车去微山湖划船、文理分科;
每当新的《读者文摘》或者《青年文摘》出来时,总有人去买来,大家一起传阅;
年轻漂亮的英语老师,最喜欢穿长长的连衣裙;
曲阜师范大学或者山东师范大学来的实习老师总是年轻、漂亮、有气质,给我们讲各种大学里的事情;
文理分班时来我班的张同学高二时考上了中科大少年班;
二十多年前的母校是给高一新生进行军训的;
我们班的女生都是很美的;
当年编织围巾是很流行的;
。。。。。。
我的高中开始“不学无术”了,所以少有一些学校的回忆
我也是最近突然开始怀念以前的同学,可能是开始变老了吧 :-)
枣庄人?我祖上就是山东枣庄
是的哟。枣庄是地级市,下辖五区一市。。。
官景成,你认识他吗?
当年我在校时他是校长,
我们全校学生敬仰的校长。。
官校长把我们滕州一中管理的非常好。当年整个鲁南家长都以孩子能进一中为骄傲。一中常年90%以上的高考升学率。。。
他给你当过校长,我就知道你的年龄了
哈哈😄, 不会是为了这个才问吧。不用这个您也猜得到。我之前分享过的,我女儿上初中了的。
他后来是我们的校长
我能想到你的学校肯定也不错。虽然在不同的学校,但咱两个有相同的校长。如果官校长看到这些,不知道会做啥感想。。。